生成式AI浪潮之下,算力需求爆发式攀升,从顶层到地方对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也随之持续加码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仅近2个月以来,就有广东、南京、北京、江苏、郑州、上海、甘肃(按政策发布时间排序)等7个省市发布相关政策,从统筹规划、行业布局、龙头培育、创新应用等多个维度,推动算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支持算力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其中多地政策相关重点工作的完成节点都规划设定在2025年,这或许意味着在未来一年内,各地的算力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将迎来密集发展期。
广东:“到2025年底,建成国内领先、国际一流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级核心算力枢纽。”(《广东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暨“粤算”行动计划》)
南京:“到2025年,全市算力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。”(《南京市推进算力产业发展行动方案》)
北京:“改变智算建设‘小、散’局面,集中建设一批智算单一大集群,到2025年,本市智算供给规模达到45EFLOPS。”(《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》)
东方超算(EAST Ai-POWER)作为A股主板上市公司东方材料(603110.SH)的全资子公司,自成立之初就基于对产业趋势的前瞻预判,定位为「全国一体化算力运营商」,锚定算力「新基建」领域持续发力。
东方超算(EAST Ai-POWER)致力于通过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平台(银河算力系统)和跨区域数据中心集群,为政企用户提供高性能、低能耗、高灵活、普惠化的算力基础设施,已先后与六安移动、商汤科技等签订多年期服务订单,且目前已完成六安智算中心20台GPU服务器部署,项目落地进展顺利,布局持续加快。
东方超算(EAST Ai-POWER)认为,在各地算力支持政策频发的背景下,未来一年对算力企业而言将成为抢抓产业机遇的关键窗口期。六安智算中心项目的顺利落地,已经为后续项目的开展夯实了良好基础,东方超算(EAST Ai-POWER)将继续聚焦算力「新基建」赛道,深挖服务价值,汇聚生态合力,加速智算业务与服务「蝶变」进程。